成都现代物流产业形成“四港六中心”空间格局

发布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 我要分享

《成都市物流产业建圈强链蓝皮书(2020—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已于近日印发,其全面客观反映了成都物流资源状况、物流产业发展情况。

  《蓝皮书》中提到,成都有着较好的物流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公路、铁路、航空组成的交通网络发达,物流仓储、口岸保税、物流人才等存量资源丰富,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支撑。

  与此同时,物流市场也需求旺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商贸业持续推动成都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随着国际国内交往活动日益增多,居民生活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规模庞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商贸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为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创造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成都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基本形成,实力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功能结构逐渐升级,专业化、国际化、社会化特征日益增强。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以改善物流发展环境为主线,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综合立体通道网络建设,深入实施提能降本增效,持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现代物流业发展在经历严峻复杂的疫情影响,运行态势在去年已基本恢复,发展质效取得稳步提升,奠定了成都在全国及“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城市地位。

  记者从《蓝皮书》中了解到,伴随成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实力不断增强。截至去年底,全市在营物流企业7800余家,其中A级以上物流企业139家。物流集中发展区聚集UPS、FedEx、DHL、中国物流等全球物流100强企业超20家,中国物资储运、顺丰控股、准时达等中国物流50强企业30余家,落户京东物流、漯河双汇、新夏晖等中国冷链物流100强企业17家。

  据悉,目前全市物流节点设施布局逐步从中心向外围地区、从分散到相对集中、从低效率型向土地集约型转变,初步形成由双流航空物流港、天府航空物流港、青白江铁路物流港、蒲江铁路物流港、新津铁路物流中心、金堂铁路物流中心、龙泉公路物流中心、龙泉产业物流中心、简阳产业物流中心、高铁动货物流中心构成的“四港六中心”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