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之三——仓储物流现代化进程加速中

发布时间:2023-07-06 浏览次数: 我要分享

文章转自:中国科技投资杂志



        2022年12月,《“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鼓励三四线城市建设区域性仓储物流集散中心。

  本文从仓储物流的定义、各地的工作要点、新的发展机遇和下一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智慧物流体系下的仓储物流

  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加速发展,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改造提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加速应用,无人化技术、数字终端、自动分拣等技术装备日益普及,传统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步伐加快。

  二是物流运行体系数字化、智慧化升级趋势明显。道路货运、即时配送等领域平台企业发展迅速,有效整合分散的存量社会物流资源,物流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加速创新应用,促进物流枢纽、物流园区数字化转型和互联互通,有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组织化、网络化运行水平。

  三是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以网络货运平台为代表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逐步扩围。一批领先的物流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广大中小企业资源,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并逐步向产业链上游的制造业领域延伸。中小物流企业借助开放型互联网平台降低智慧化发展成本,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发展。

  2022年12月,《“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施国家物流枢纽组网工程,稳步推进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铁路(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建设,科学有序推进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布局建设。深化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和应用,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建设。优化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商贸物流设施网络,鼓励三四线城市建设区域性仓储物流集散中心。

  截至2022年5月,国内仓储物流行业涵盖城市较2021年底新增5个,仓库园区增至8060个,仓库总面积达到3.63亿平方米,我国仓储企业的数量已达17416 个,仓储物流行业的从业人数已达51.1 万人,仓储业的营业收入达3020.9 亿元。

  二、仓储物流网络建设目标

  企业建立仓储物流网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从原材料起点到市场需求终点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包括仓储物流设施的类型、数量和位置,设施所服务的客户群体和产品类别,以及产品在设施之间的运输方式等。供应链物流网络规划是着眼于整体的全局优化网络布局设计,是对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之间的网络结构的评估和确定,包含对物流网络设计、库存持有及管理、资源分配与利用等问题的综合决策:

  一是网络规划设计网络规划设计是对企业战略发展有长远影响的一项决策,其主要内容涉及供应链配置和基础设施。供应链配置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策略、生产工厂和交货方式、仓库的选址及仓库库存管理模式、产品配送、零售店分布等。网络设计关注设施的数量、位置、规模、容量以及采购需求和配送策略。

  二是库存策略从生产企业角度看,库存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不同类别的库存适用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库存策略包括库存点的设定、供货商的选择等,从而保持能够满足一定期间内生产工厂所需的材料库存量或销售所需的成品库存量。合适的库存策略将使得总体库存水平与物流配置网络相适应,从而可以做到既满足生产或销售等需求,又能够控制成本甚至降低成本。

  三是资源分配对生产、运输、库存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客户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其它类型的不确定性时,或者在生产商的生产能力受限、市场竞争相对激烈的环境下,确定生产周期、产量、库存分配、仓库租用或者自建等方面的决策都影响着供应链的表现。

  基础设施REITs试点优先支持交通补短板项目

  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聚焦重点行业,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鼓励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展试点,仓储物流、收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智能交通等项目均在其中。

  《通知》指出,聚焦重点准确把握试点项目的地区和行业范围。优先支持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项目运营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年。项目现金流持续稳定且来源合理分散,投资回报良好,近3年内总体保持盈利或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预计未来3年净现金流分派率(预计年度可分配现金流/目标不动产评估净值)原则上不低于4%。

  数字化赋能仓储建设

  2023年5月,首届中物联仓储技术年会在浙江湖州召开,聚焦物流仓储技术应用与创新,旨在共谋新变局下仓储技术的“全链路”转型升级之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全球副主席兼亚太区主席蔡进强调,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仓储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必然也是数字化,数字化仓储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从仓储定位的角度来讲,仓储要定位为整个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节点。需要做的是在供应链的平台上作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的组织协同,不仅仅是供应链协同的参与者,仓储甚至是供应链协同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仓储在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有数字化技术来支持。

  数字化技术能完善仓储企业增值业务,并实现仓储企业转型为“数字工厂”。以仓单质押为例,这是仓储最普及的增值业务。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今天,通过数字化把仓单的信用体系固化起来,实现数据不可更改,客户信用水平得到提高,能实现基于信用质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秘书长张华表示,在自动化、数字化仓储技术大潮席卷全国的过程中,立体仓库、密集仓储、智能分拣、机器视觉与自主学习、自动化仓储机器人等新技术、新思路开始不断涌现、普及,为整个四面墙内的仓储环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仓储水平的持续提升与跟进,更需要仓储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创新。

  制造业推动仓储智能发展

  仓储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最多的行业,涉及航天卫星技术、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智能技术、平台技术等。物流业务、物流技术、物流环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让仓库和仓储业务的重要程度大幅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原材料、产品在全世界流动,以及多批次少批量快节奏的需求出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还有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仓储功能将发生变化,比如除了保障供应的仓储管理、增减库存的价格调节、商品交易的终结服务、节约成本的库存控制之外,还要有质押融资的金融功能、电子商务的物资基础、市场营销的库存前移等功能。


  三、仓储物流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仓储行业也必须随之进行一系列的结构性调整,并从中发现新的发展机遇。

  1、区域不平衡情况有望改善

  首先,从地域结构而言,仓储行业整体地域分布不均,一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首先带动了东部地区仓储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首先形成产业集群,物流业、仓储业发展迅速。最少的地区是东北部地区,占有率总体不到 10%。

  2、第三方仓储物流发展空间较大

  仓储物流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发展趋势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尚不足25%(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已超过70%)。中国仓储协会针对国内450 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一项关于物流需求的调研活动,其中,欲选择新的物流商的企业占 45%,且很多企业都标示会选择新型物流企业;60%的企业将本企业的物流业务以外包的形式与新型物流企业合作,这样既可以享受仓储、配送等一条龙式物流服务,也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尤其是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商贸物流相对滞后、流通设施投入不足等矛盾更加突出。未来,第三方物流市场必将迅速发展壮大,由此带动第三方仓储的发展。

  3、生活资料仓储机会大于生产资料仓储

  除区域结构调整外,仓储行业最重要的是商品品类结构的转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仓储企业生产资料仓储业务增长速度下降,生活品仓储业务增速提高。主要生产资料如钢铁供大于求,阶段性增速降低不可避免,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得生活资料的购买更加频繁,而良好的客户体验需要线下仓储做支持,给仓储的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四、仓储物流前景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意见》提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

  我国仓储物流行业借全球化浪潮及电商经济飞速发展开启上行周期,行业将迎来生鲜产品冷库需求的扩张、传统仓库转型升级高标仓、集约形成智慧物流园区的变革浪潮,高标仓选址合理且合规,且建筑结构相对先进和完善,加上计算机、通讯和机器人技术的使用,辅以流畅的物流信息规划系统,能够实现物流规模化效应、提高拣选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减低仓储成本并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率,这让高标仓成为仓储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把仓储数据转化为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市场,转化为数据资本,把传统仓储产业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变为现代科技型、数字化的产业,由传统仓储升级为数据工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