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最难旺季,物流科技公司如何切入这一万亿市场?

发布时间:2021-06-01 浏览次数: 我要分享
产业数字化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对于国际物流行业更是如此。

2019年以来,随着产业互联网浪潮的热度再上新高度,国际物流+互联网成为资本青睐的黑马赛道。

美国硅谷数字化国际物流公司Flexport获得软银5亿美元投资,估值高达30-40亿美元;2021年欧洲新兴数字化货运代理公司Zencargo完成了4,2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中国国际物流数字化明星代表平台运去哪,更于近期成功完成总额1亿美金的D1轮融资,成为首个国际物流数字化领域内独角兽级别(1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

2019年以来,疫情引起的国际物流持续混乱,给整个数字化国际物流企业带来了一场避无可避的压测。随着产业互联网浪潮的热度再上新高度,投资人越发看重数字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的延展性和交付能力,能否抓住市场痛点、整合产业链条各角色的关系成衡量企业的重要方面。咬牙挺过的企业将抓住这一轮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再上一层楼;反之,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生存困境。

国际物流增速迅猛,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在国际交易市场上都以物美价廉着称,且中国产品的生产制造供应链稳定性要好于其他国家,这使得中国出口物流需求在全球占主导位置。

然而,传统的中国国际物流有着和中国外贸第一大国不匹配的地位,目前全球知名的国际物流、货代企业都是海外公司,如德迅、DHL等。

近年来,新国货的崛起为中国的国际物流企业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新品牌走出去,中国的国际物流企业也进入了国际物流2.0的新时代。但是要跑出真正全球化的国际物流企业,还需要数字化技术、系统作为支撑。

尤其与石油化工等大宗商品集约化的运营模式不同,国际物流、货运代理市场呈现明显的订单碎片化、小批量、高批次、长流程的特点,物流服务难度大大提升,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2020年爆发的疫情,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导,自去年旺季以来,国际物流面临的挑战包括:国内直发,经济性和时效性不容乐观;头程运输,海运头程各环节压力陡增;海外仓,库容紧张,一仓难求;尾程派送,订单妥投时效难以保障。

眼下,欧美多港口出现拥堵、集装箱无处安放,而国内很多港口集装箱却极度缺乏,航运公司不得不征收拥堵附加费、旺季附加费、缺柜费等附加费用,航线运价进一步上涨。要实现门到门、通达海外客户的全流程运输打通,以及整个国际物流订单的履约交付过程及保障性依然有许多阻碍, 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这其中,中小微货代企业成为赛道中受冲击最大的玩家。近期发布的《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调研走访了近千家国际物流行业所面临的运营压力,其中“业务开展”、“客户维护”、“人力成本”和“资金周转“成为当前主要的行业痛点

眼下降低价格已不再是国际物流市场竞争的长久之道。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通数据孤岛,对全流程进行可视化监控,以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履约的保障性成为全行业的刚需。

数字化国际物流赛道进入高速发展期,资本向头部企业聚集

如果说,15年-19年国际物流数字化赛道还处在高速萌芽期的阶段。疫情的催化,已推动整个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具体说来,进入后疫情时代,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物流数字化的全面普及已成为行业共识,据《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显示:76.93%的受访者认为,国际物流行业最晚5年内,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将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渗透。

而这一判断,正印证了国际物流数字化赛道的热闹景象。

除了在行业深耕7年的中国独角兽“运去哪”和美国明星创业企业Flexport,运易通、箱信、信号旗等各类型国际物流产业链上的企业正从各个细分市场切入这一赛道。解决方案涵盖多种运输方式、单一运输方式、传统国际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工具类企业等多个维度。在运输服务领域,境内外较多企业均选择以单一运输方式为切入点,而门槛相对较高的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则较少。

数字化国际物流运输服务企业象限图

整体来看,国际物流数字化企业主要由交易撮合向提供物流集成方案、履约保障等方向发展。其中交付能力是竞争的底层与核心。以“运去哪”为例,其在成立7年的时间中能持续保持快节奏的融资频率,与其重视履约满意度和提升履约效率的核心经营逻辑密不可分。

与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相对应的,是资本对这一赛道的追捧。

近年来,行业大额融资不断涌现,B轮及以后的融资轮次占比明显增多,资本逐渐向头部聚集。如诞生于美国硅谷的Flexport在不到五年时间里总融资额高达13亿美元,中国国际物流数字化领军企业“运去哪”则刚刚完成了1亿美元D1轮融资,在六年多的时间融资达到7轮,融资总额达到了2.5亿美元。

图注:上图轮次划分标准:天使轮(2000万人民币内,或300万美金内)、A轮(8000万人民币内,或1000万美金内)、B轮(3.5亿人民币内,或5000万美金内)、C轮及以上(所有高于上述标准的均归为此类)

眼下,国际物流已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且市场分散、从业者多,适合通过数字化升级改造,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投资赛道。

数字化国际物流难以一蹴而就  需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事实上,国际物流数字化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五六年前万众创业创新时代,想要分一杯羹的企业更多。

但产业数字化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To b产业互联网和To C消费互联网不一样,不能靠着补贴快速起量。ToB是一个长跑型赛道,需要持续的投入、对产业的深刻理解、技术与人才的不断迭代和积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To B 市场也会给予厚积薄发的企业更大的奖赏。

尤其国际物流数字化是一个几万亿美元的赛道,一旦经受住积累、深度、组织能力等全方位的考验,就能建立起足够高的壁垒,而这也是后来者难以轻易逾越的。

首先,数字化本身其实需要非常大的投入,无论是资金和精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搭建起价值壁垒。

以目前国内数字化国际物流领军者“运去哪“为例。从该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从打通全链路到摸索海外的清关、配送,从打通港口信息到建立数字化平台,最终优化运力的价格,没有历经脱几层皮的经历,不可能把数字化做好。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持续地投入,还需要不断闯过难关,并且没有捷径可循,这也要求企业必须找到对的人,克服行业人才和互联网技术人才的摩擦阻力,形成真正的数字化竞争力。

其次,随着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化国际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去哪”的运营模式类似于国际物流领域的“携程”,外贸企业可在线预定国际物流服务,并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连接线下优质的物流资源,简化传统繁琐的国际物流形态。

在光鲜的成绩单背后,是“运去哪”持续的技术投入和近千名行业、技术专家的辛勤付出和不断迭代。目前“运去哪”已成立了行业规模最大的技术专家团队,与时俱进地不断将电子商务、AI、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与国际物流融合应用。

最后,从国际物流的发展周期来看,其数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多方平台共同努力,全流程再造的过程。

从整个行业来看,如果大家只是做一些重复的工作,不仅会导致劳动力的浪费,而且也会使得物流这个本身不是暴利的行业变得更加入不敷出,企业自身投入也往往杯水车薪。对整个行业来说,找个几个合适的主体,共建共享这些基础设施应该是最优的选择。而这也是“运去哪“一直以来不断更新技术、打造生态、争取协作共赢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运去哪”平台已服务约2万家企业,预计2021年承运量将达到70万TEU。截止目前,运去哪已先后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Coatue、DCM、红杉中国、源码资本、招商局创投、住友商事亚洲资本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这不仅代表着“运去哪”现有成绩的优异,并且还预示着,在资本市场看来,它还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以及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