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驱动因素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物流装备在物流产业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推动物流装备智能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物流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物流装备智能化发展也是适应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相适用。我国在具体细分行业领域的规划制定和政策实施上均对智能物流和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智能物流装备发展前景整体向好。
1、智能物流行业概况
智能物流是物品从供应方向需求方智能移动的过程,包括智能包装、智能装卸以及信息的智能获取、智能仓储、智能运输、智能配送、加工和处理等六项基本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货物的流动状态实时显示、全程监控,确保货物能够及时地送达到客户手中。智能物流是一种经济、可靠、高效和环保的物流体系。
工业物流的概念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发展至今已有 70
多年历史,经历了人工时代、机械时代、自动时代和智能时代的演变。1962
年,德马泰克建造了世界首座基于堆垛机技术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标志着物流仓储自动化的开始。此后,自动化高架仓库在美国和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专门的自动化仓储物流体系。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兴建自动化高架仓库,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逐步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自动化高架仓库最多的国家之一。2003年,德国物理研究院(IML)研制出首台轻型高速穿梭车,使得仓储物流技术进入高柔性自动化时代。2010
年以后,现代社会物流进入智能时代,在自动化的基础上,结合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对货物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实现无人作业。目前,全世界先进的仓储物流系统仍然主要集中于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国内智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总体上来看,我国智能物流的应用状况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较大。总体来看,国内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2、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趋势
(1)数据处理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智能处理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决策,可通过对大量物流数据的分析,对物流客户的需求、商品库存、物流智能仿真等作出决策。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线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未来全面利用智能化技术,即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原料入厂、生产加工、成品仓储及配送作业中某些问题的能力,使商品或货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落实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将极大地提高生产及仓储作业的高效性、方便性、快捷性、精准性和安全性。物流智能获取技术将使物流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物流过程中的主动信息获取,运输过程与货物的主动监控及物流信息的主动分析。
(2)技术系统集成化
在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领域,解决方案包含多种技术的应用,通常是将软件、硬件与通信技术组合起来满足需求,将原本多个独立的系统和设备进行集成,集成后的各系统和设备高度融合,能够有机、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应,充分满足客户需求。智能化处理不仅需要自动化的设备,同时也需要对系统操作进行优化的智能化软件。随着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红外通讯、激光定位、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
通讯等前沿技术均在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领域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未来的系统产品集硬件设备、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软件算法等为一体,从而更好地提升生产及物流作业水平效率和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智能物流装备技术的提升,也使得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迅速提升,促进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
(3)客户应用定制化
未来不同智能物流产品将根据客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客户应用定制化和差异化也是未来智能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由于智能物流的输送系统、分拣系统、仓储系统和智能工厂系统的应用场景不同,客户对系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为使客户建设的系统能够更加贴近使用需求,需要在项目建设初期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行业规范、货品类型、功能需求、相关配套工程、预算规模等众多因素进行方案设计,并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的软硬件产品研发,以更好地服务客户。通过软件管理硬件资源,将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物流流程数据化、管理过程可编程、一切数据流程化,通过软件运行处理大数据,做出科学决策,赋能智慧物流。
3、有利因素
(1)相关政策和行业规划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在仓储、装卸、搬运、拣选、包装等各环节采用智能化的仓储物流技术和装备,提升各环节的作业效率,营造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未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费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2008~2020年度我国物流费用占 GDP 的比重不断下降,物流费用占 GDP
的比重由 2008 年度的 17.6%下降至 2020 年度的 14.7%,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与 GDP 的比率稳定在
8%~9%左右仍有一定距离。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到 2025 年度,要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比率下降至
12%左右。”我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以有效降低物流总费用,物流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智能物流技术装备更广泛的应用,因此我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2)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在智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的细分领域而言,智能仓储、智能分拣和智能输送细分领域均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细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促进智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提升。此外,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下游应用场景广泛,相关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医疗医药、烟草、工业机械、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等多个产业链下游行业和领域。作为上述下游行业的重要设备提供方,智能物流技术装备的需求将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智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3)底层技术和新兴技术的持续进步,促进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定位技术,以及物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智能物流的输送分拣效率以及仓储空间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未来,视觉、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行业的应用将变得愈加广泛,能进一步高效地整合、管理和调度数据资源,推动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变。
4、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缺乏
高端智能物流技术装备领域融合多学科的高精尖技术,对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导致了国内高端智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的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充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智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起步较晚,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较缺乏。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物流装备行业规模稳步扩大增长,专业人才的缺乏问题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2)市场集中度较低
我国智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实力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偏弱,在与国际上主要的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供应商竞争时,整体实力仍然偏弱。因此,我国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市场集中度不高,仅有少数企业具有从工艺研发、流程设计、生产加工到系统集成等多环节的整体协调控制能力。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使得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在低端领域竞争,不利于形成品牌效应,也不利于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新闻来源于: